作为红色苏联的缔造者和最伟大的领袖,社会主义先驱,斯大林的名字应该是举世皆闻的,在他的领导下,苏联不仅战力强盛,而且经济实力也很强大。
那么作为这样一个强大帝国的缔造者和领袖人物,斯大林死后究竟留下多少遗产呢?这个问题许多人都很好起奇,而对于这件事情,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赫鲁晓夫曾经在公开场合,声称斯大林卷走了千亿财产留给他的子女,还大骂斯大林是国贼!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这背后是否有其他的隐情呢?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故事,来看看作为一代红色领袖的斯大林,究竟有多有钱,为何被赫鲁晓夫骂国贼,他究竟留下了多少财富给自己的子女!
红色革命的先驱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
展开剩余92%·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的古旧城镇哥里的一个农民家庭。
格鲁吉亚位于高加索山脉中西部,北部接壤现在的俄罗斯南部,东部渝东南分别接壤阿塞拜疆和现在的亚美尼亚,这是一个一半山地一半平原的国家,全国的农耕用地占据四成以上,在沙俄时代,格鲁吉亚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
生在农民家里,斯大林的未来可能是个农民,也可能是个铁匠,猎人,马夫之类的劳动者。
但是斯大林的志向并不在此,他是个有梦想的小孩子,这从他的名字就可看出,他原名叫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后来他曾经改掉了自己原有的姓,将意为“钢铁”的斯大林当做了自己的姓氏,这也能间接反映出斯大林这个人的钢铁意志与远大志向。
斯大林在
10岁之前曾经上过学,他被送到了镇上的神学院,与同龄的孩子一起,每天唱诗读文,并学习拼写自己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斯大林完成了最初的文化启蒙。
然而好景不长,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斯大林的老爹显然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不参加劳动。
但是这位老爹又不希望儿子仅仅只会种地,于是将他送到了制鞋厂,希望他能学会做鞋子,将来好能多一份营生,于是舍不得神学院唱诗班安逸生活的斯大林,于
10岁当年被送进了制鞋厂。
斯大林还没把三首神诗学会,就被送到制鞋厂当童工,他当然不会开心,于是他每天都盼望着,盼望着制鞋厂突然倒闭,或者制鞋厂的大师傅发现他在偷懒、在不务正业,于是将他踢出制鞋厂,那么他就能开开心心的继续回去唱诗了。
然而,他还没等到制鞋厂倒闭,或者等到大师傅发现他的工作态度有问题,他就在悠哉悠哉的制鞋工作时,被母亲带来的一个消息震惊到了。
原来,他那农民老爹,不久前在一次酒后斗殴中,被人拿刀子捅死了。
斯大林的母亲是个忠实的神学主义者,她一生都尽心侍奉东正上帝,知道临死前还对彼时已经挂上苏联大元帅勋章,手握几百万重兵,军政权力集于一手的儿子说,
“真遗憾,你这辈子没能当上一个东正教神父。”
然而这位守寡了的母亲,对上帝用心,对自己的儿子反倒不尽心,她在神学院找了一份工作,去侍奉她的上帝去了,每个月只会给斯大林一点点钱维持生计。
11岁的斯大林就这么艰难的长大了,这个时候,他反倒不再沉迷于唱诗班那些辞藻枯燥的诗文,而是渴望快点成为优秀的制鞋技师。
母亲已经不靠谱了,但他不能对自己不靠谱,他得自己养活自己了,于是斯大林重新回到了制鞋厂,一边每天应对繁重的工作,一边在艰难中茁壮成长。
16岁时,斯大林到第比利斯的一所东正教学校上学,斯大林不是个天才,但他够努力,懂得勤奋与努力就能有收获的道理,于是他咬着牙克服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一点一滴的汲取营养,他问老师问同学,连操场扫地的大爷也去讨教,谁能对他有帮助他就能虚心求教。
正是这样孜孜以求的态度,斯大林很快就扎实了学业基础,第一个学年结束后,斯大林获得了奖学金。
然而读书并不会改变斯大林的人生轨迹,改变了这个少年铁头娃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并不认得斯大林,但是他的著作却在第比利斯这个地方很受欢迎,在这个学校上学期间,斯大林接触到了马克思著作的影响,他于
1898年接触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初步接触了所谓“主义”的相关思想,随后,斯大林因为上不起学,他干脆跑去找了一份气象观测员的身份,一边在第比利斯糊口维生,一边继续自己的思想学习。
1901年,是世界大革命高潮的起点,这一年,23岁的斯大林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委员会第比利斯地区委员,先后在第比利斯和高加索地区从事革命活动。
这一期间,斯大林第一次接触到了枪支弹药,间接地完成了新兵训练。
两年后,斯大林所加入的这个小党会分裂了,斯大林考虑再三,退出了其中一派之后,选择了加入另一个党派,也即是列宁主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次年,斯大林刚满
26岁,即在列宁同志的书信指挥下,领导了一次石油工人罢工革命,在这次革命不久,他在布尔什维克党党代表全体一次会议上,与南下的列宁第一次见面。
之后,斯大林连年参与革命斗争,但是当时沙俄政府虽然腐败透顶,却不是几次局部的工人运动足以撼动的,斯大林策划的几次革命均已失败告终,他自己甚至都几次入狱,差点身死。
1917年,在阿钦斯克地区过着流放生活的斯大林听闻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暴政,斯大林重新见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成员,并被接引到圣彼得堡,参与列宁主张的推翻临时政府的革命活动。然而,由于七月流血事件,列宁的革命活动惨遭流产,被迫流亡芬兰。
不久后,斯大林和列宁重新组织起一波政变起义,最终推翻了临时政府,使布尔什维克党入主政坛,并建立起了苏维埃共和国。
这一时期,斯大林被任命为苏维埃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18年到1919年,斯大林作为新生苏维埃共和国的青年将领,领兵参与了苏俄内战、波苏战争,功勋卓著。
1922年,斯大林被任命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总书记,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组织领导开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支持新经济政策,实施新革命主张。
如果说
1925年以后十年是苏联工业和经济实力蓬勃发展,是斯大林声威卓著的纪元,那么之后的1937年到1938年,则是斯大林的血腥纪年。
这一年间,十月革命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军中将帅给干掉,苏维埃共和国基本变成了斯大林的一言堂。
但是斯大林也有自己的苦衷,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革命的成果来之不易,他不想让愈演愈烈的党内争权伐异的事情破坏了苏联国家联盟发展的大好局面,于是及时掐断了这个苗头,尽管手段十分血腥。
然而斯大林有他的考虑,他知道,苏维埃共和国的摊子太大了,有十几个加盟成员国,占据地球上八分之一的陆地面积苏维埃共和国,一定会遭遇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戒备,如果这时候有敌人兴兵而来,他不认为以党内统治纷乱的形势,能够阻挡得了谁的进攻。
斯大林不愧为军事、政治双重领袖,他用政治眼光去看待军事,成功的预测出了一场未知的战争。
1941年6月,斯大林刚刚就任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半个月后的22日清晨,斯特勒就发动了闪电战,意图以超级装甲集群迅速向西攻城略地,以最短的时间将苏维埃这头红色巨兽给吃掉,消化掉。
之后,斯大林组织全苏联人民,拿起枪杆,抗击纳粹。
1941基辅区域战,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攻防战、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高加索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巴格拉季昂会战、乌克兰解放战役、柏林之战中,斯大林指挥全局,艰难的在二战中笑到了最后。
1953年3月5日,75岁的斯大林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5岁,他死后的遗体被防腐处理,身着苏联大元帅的军服躺在水晶棺中,与列宁的遗体并列而放。
赫鲁晓夫大骂斯大林窃取国财,是为国贼
斯大林对苏联和世界的影响,无疑极其深远深远。在他死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上下都在怀念这位领导人,以至于他的下一任继承者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个人影响力非常不满。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议上做出秘密报告,公开指责斯大林在1930年时期搞肃反扩大化,搞个人崇拜主义时给党内造成的巨大损失,并指出了斯大林的种种错误行为引发的血腥内幕。
不仅如此,当苏联的坊间民众茶余饭后讨论斯大林的财产多少的时候,赫鲁晓夫居然站出来,公开声称斯大林有千亿财产,要留给他的子女。
这一句话,可真是激起了千层大浪!
要知道,与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不同,斯大林是共产主义国家的最高领袖,他的地位性质决定了他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领袖那样,一边当着国家领导人,一边干着大笔捞钱的勾当,党领袖的,已经手握无上权力,就该两袖清风才对。
然而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亦是斯大林在位时在党内地位,政治声望上与斯大林最接近的人,他的话还是不由得让人不犹豫的。
俗话说得好啊,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我们国家古代的皇帝看来,贪腐一定是对国家有害的,但是反腐工作注定不会彻底,因为人没有完美的,人有欲望驱使。
斯大林作为革命伟人,他也跟普通人一样,一定是有缺点的。
调查组成立,结果出人意表
别的不说,赫鲁晓夫说斯大林主政苏联以后,花大气力搞个人崇拜,搞个人英雄主义,推行铁腕执政,发动严重危害党内秩序的政治斗争
“大清洗”运动,大量屠杀和压迫对他的政策不满意的反对派领导人、普通干部、群众,这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光是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内务人民委员部等机关在1930-1953年间查遍刑事案件后总结的报告上,就有约三百八十万人有受到残酷镇压的记录,其中被判死刑的则有近八十万人!
我的个乖乖!就算是我国国共内战时期,蒋介石捕杀的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也不过几十万人吧?斯大林居然这么狠?
要知道,这死去的人当中,身居高位者就占据一半以上,其中不乏某某元帅、某某中将等军方高层。
既然赫鲁晓夫说斯大林搞一人政府的事情有据可查,那么他攻击斯大林藏有千亿财产,并称他为国贼,暗喻其有非常大的贪污行为的指控是否也属实呢?
不就,以赫鲁晓夫为首的执政党一排,在其工作报告称,斯大林留下了近千亿的遗产,有他在世的子女继承。
为了全盘否定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政策,为了确凿将斯大林的罪行落实化,并将证据摆在人民的面前,在赫鲁晓夫的牵头下,当时的苏共成立了以涅左夫为组长的莫斯科特别清算小组,专门针对斯大林的个人财产进行清算调查。
结果当斯大林的财产被统计出来后,清算小组的成员,却全部都目瞪口呆,不知所言。
原来,斯大林的财产非但没有赫鲁晓夫所说的千亿,反而只有区区不到
900卢布,剩下的都是一些个人衣物和生活用品,包括:5个烟斗、4个烟盒,以及两件白色的上衣、几件军大衣、几条裤子和帽子等。
面对这一结果,赫鲁晓夫是目瞪口呆的,但人民群众却是欢呼雀跃,为那位死去的领袖而喝彩,呈他不愧是久经考验的红色苏维埃战士,不拿一针一线,不贪一点公财。
发布于:天津市